Newsletter

茶水間新聞週報Vol.5(0407-0413)

Newsletter

茶水間新聞週報Vol.5(0407-0413)

前言 上週我一直在用的Gemini 2.5 Pro也加上了深度研究功能,所以這期週報就來試試表現如何,結果沒想到又是再次讓我驚艷,第一次出來的結果就是完全可用,只讓我微調了部分內容,就基本把摘要的內容全部處理好了,而且研究速度也提升非常多。 另外之前本來預告了要發一下《鳴潮》韓國線下活動的文章,不過機緣巧合下與一個讀者朋友錄了這個主題的Podcast,所以放這週內一起發佈。 第一部分:重大產業動態與企業戰略 * Ubisoft-Tencent 交易深度解析:重塑核心 IP 生態 * 此前,育碧宣布成立一家新的子公司,並引入騰訊作為重要投資者。根據公告,騰訊將投資 11.6 億歐元,獲得這家新子公司約 25% 的經濟權益。該子公司的投前企業價值約為 40 億歐元,這意味著其估值基於 FY23 至 FY25E 平均銷售額的約 4 倍。這家新成立的子公司總部位於法國,在交易前由育碧 100% 擁有,未來將專注於育碧旗下最頂級的三大 IP:

By Roland Zhong
茶水間新聞週報Vol.4(0324-0405)

Newsletter

茶水間新聞週報Vol.4(0324-0405)

前言:這次雙週報的內容量很大,即使製作過程中盡量刪減了字數,但依然有12,000字之多,但我覺得這期的內容篩選算是滿精華的,希望不會讓各位讀者感到閱讀困難。 主要遊戲公司財務表現 * A. 金山軟件:金山軟件在2024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財務表現,年度營收首次超過人民幣100億元,達到人民幣5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其中,遊戲業務表現突出,營收達到人民幣52億元,年增長率高達31%。這一亮眼的成績主要歸功於其經典IP《劍網3》的強勁表現,該遊戲在實現跨平台互通後,線上玩家人數創下新高。《劍網3:無界》手遊的推出進一步擴大了用戶群,月活躍用戶超過1000萬。此外,金山軟件在ACG(動畫、漫畫、遊戲)領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二次元射擊遊戲《塵白禁區》在2024年夏季的周年慶期間營收達到高峰,七月預估營收超過人民幣2億元。該遊戲在國內新增用戶超過1000萬,海外新增用戶近300萬,成為金山軟件第二款年營收超過人民幣10億元的遊戲。備受期待的科幻機甲遊戲《解限機》也計劃於2025年上半年發布,其大規模的Beta測試獲得了積極反饋,在Steam平台的玩家關注度和Twitch平台的觀看人

By Roland Zhong
茶水間新聞週報Vol.3(0310-0323)

Newsletter

茶水間新聞週報Vol.3(0310-0323)

前言:由於上週末兩天都出門跟朋友玩劇本殺(LARP),這是一個會耗費數小時的休閒娛樂,故上週就沒什麼時間另外製作週報,因此這週週報就做成雙週報,把上週的部分一塊補上,另外本週週報是利用Gemini的DeepSearch功能完成,我覺得產出結果還是比較令我驚喜的。 重點遊戲發布與公告 主要AAA級遊戲發布 《刺客教條:影》:於3月20日正式發售。市場分析指出,育碧公司近年來面臨財務壓力,而《刺客教條:影》的市場表現將對該公司的未來發展產生關鍵影響 。這款遊戲的推出,不僅滿足了玩家對特定歷史背景和遊戲玩法的期待,也反映出市場對於成熟遊戲IP的持續需求。 點評:從目前的上線至今的情況來看,雖然育碧頻繁公告玩家人數突破的消息,試圖營造銷售成績很好的樣子,然而從Steam的同時在線人數及股價走勢來看,《影》的發售應該是沒辦法減輕育碧當前的各方壓力 《WWE 2K25》:在3月14日正式推出 。作為該摔角遊戲系列的25週年紀念作品,本作在遊戲性方面進行了多項改進,吸引了大量系列粉絲 。該系列的持續推出和更新,顯示出特定類型遊戲在市場上擁有穩定的受眾群體。 《MLB The Show

By Roland Zhong
茶水間新聞週報Vol.1(0224-0228)

Newsletter

茶水間新聞週報Vol.1(0224-0228)

* Steam Deck 表現強勁: * Steam Deck 出貨量已突破 400 萬台,佔 Steam 玩家遊戲時長的 10% 至 20%。Valve 的 Steam Deck 在 PC 掌機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2022 年佔據掌機出貨量的 100%,2023 年和 2024 年分別佔據 50% 和 48%。雖然面臨華碩 ROG Ally、聯想 Legion Go 和微星等 Windows 系統競爭對手的挑戰,但這些競爭者合計僅出貨約 200 萬台,無法撼動 Steam Deck 的地位。 * 有 Reddit 玩家表示,

By Roland Zhong
從業十週年,有想過離開遊戲業嗎?

Newsletter

從業十週年,有想過離開遊戲業嗎?

在之前電玩展出差跟人聊天的時候,被問了一個問題:「你在這個行業做了這麼久,沒有想過換個行業嗎?」 這個問題,在過去也不是沒有其他人問過,不過最近才發現,今年已經是我踏入遊戲業的10週年了,所以就打算來寫一篇10週年紀念來回顧一下這段旅程,也算是一篇比較長的自我介紹,以及聊聊我為什麼會一直待在遊戲業,希望這段經驗分享或許能够對是否要繼續待在遊戲業的人有些啟發。 為何會進入遊戲業?因為喜歡玩遊戲 我在小學四年級第一次接觸到電腦遊戲開始,就深深地對這種娛樂著迷。那時候是從《世紀帝國二》開始玩起,而我的第一款網路遊戲則是《石器時代 Online》。而到現在今年也要 34 歲了,我依然每天都在玩遊戲,大概玩遊戲這件事應該會成為我的終生娛樂。 也因為喜歡玩遊戲,在學生時期對於未來工作的憧憬就是進入遊戲業工作,能讓自己的興趣變為謀生的技能。不過因緣際會,我開始工作的前幾年是在網路創業圈,那段經歷對我的知識、見識及技能提升極為有趣且珍貴,不過與本文沒關係,就不展開說了,未來有機會或許可以藉著其他主題聊聊這段過往。 總之,在後來我有幸進入了全台灣最負盛名的遊戲論壇《巴哈姆特》上班,也圓了我學

By Roland Zhong

Newsletter

那些2025遊戲產業報告中沒講到的事

新年後的第一篇文章,祝各位讀者開工大吉,蛇年興旺 不知道大家的春節假期是怎麼度過的呢?由於上海太冷的原因(撰文之時也是很冷,還要被靜電電爆),我這個假期幾乎都在家中打遊戲,將各個遊戲的新年限時活動全部消化及查缺補漏的完成各種常駐內容,而在玩遊戲之餘,也閱讀了近期討論度很高的The State of Video Gaming in 2025,因此這篇文章打算來寫一下我看完這個報告後的想法,說一些報告中沒有聊到的內容,用最近比較流行的說法,這大概是一種蒸餾,不過在正式開始之前,我要先來推薦一下曼報製作的EP91|深度導讀 225 頁產業報告,解析全球遊戲產業為何衰退,如果是還尚未看過該報告讀者,我在此強烈推薦直接聽曼報的這期EP,聽完你就基本讀完了這篇報告,並且還能藉由曼報深入淺出與旁徵博引的講解,更清楚的瞭解該報告中所闡述的遊戲業界現象,並且曼報也藉由自身的觀察與經驗補充了不少該報告中沒講明或是推論邏輯中比較缺乏說服力的部分,我自己在看完報告之後想了許多要額外補充的內容來撰寫成文,然而在聽完曼報的EP之後發現,這個EP已經講了許多補充內容,那我也不需要再重複撰寫,故直接在開頭直接做一個

By Roland Zhong

Newsletter

台北電玩展遊記

首先祝所有人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度過一個比2024更好的一年 這次回去台北電玩展,除了工作上看自己攤位活動的執行情況外,也感謝不少業界前輩賞光,一起聊聊交流經驗心得。 台北電玩展在過去幾年都被玩家戲稱是手遊展,不過今年來說,參展規模最大的都是日本主機遊戲廠,特別是任天堂與傑仕登,是整場活動中最大的兩個攤位,另外華碩旗下的ROG也是花了大力氣籌備本次展出,除此之外其他日本主機遊戲廠也都能從參展規模上看出,對於本次參展以及經營台灣市場的重視,比如Cygames、雲豹娛樂、CAPCOM等等,最近一段時間,我與他人聊到日本遊戲市場這幾年的變化發展,我都會笑說:「他們終於認識到自己做手機遊戲打不過其他國家,開始把資源重新放回自己擅長的主機PC遊戲了,真是好事一件」,我覺得這次臺北電玩展的參展情況,也算側面印證了我的這種觀察。 而在手機遊戲參展方面,規模最大的攤位當屬庫洛的鳴潮及4399的斗羅大陸,鳴潮至今上線已有半年之久,最近也剛做完2.0改版,目前整體海外市場成績來看,台灣市場都是表現比較好的其中一個地區,故多花點預算做場好的線下活動回饋台灣玩家的支持是很有必要的,而4399的斗羅大陸部

By Roland Zhong

Newsletter

聊聊都市類開放世界遊戲- 異環、無限大、望月

為什麼都開始做都市類開放世界遊戲了? 在2024下半年,由完美世界的「異環」首曝及測試起頭,網易「無限大」的再次宣傳及詩悅網路的「望月」首曝及測試收尾,大陸遊戲社區最熱門的討論話題莫過於「都市類開放世界遊戲」這一在遊戲領域歷史悠久,但卻入局者稀的遊戲類型。 而放在大陸遊戲市場上,其實也反映了自《原神》帶起的開放世界風潮後,先後經歷了「幻塔」、「鳴潮」、「無限暖暖」等幻想類開放世界之後,開發商們正在努力尋找下一個能讓玩家買單的開放世界遊戲。 都市類開放世界,這玩意到底哪裡吸引人?難道是大家都太習慣現實生活了? 在遊戲上,有幾個作品我們耳熟能詳2K的「四海兄弟」、育碧的「看門犬」、CDPR的「賽博朋克2077」、具備知名IP加持的「蜘蛛人」,以及最知名且能說是這類遊戲扛鼎之作的R星「俠盜獵車手」系列。 都市,你我都生活在其中,每天穿梭在熟悉的大街小巷,早已習以為常。但當你能在遊戲裡重新體驗這一切,那感覺還真的會不太一樣。你可以在高樓林立的街道上,放慢腳步,好好端詳周圍的景物;你可以在人潮洶湧的商場,感受虛擬世界的熱鬧氣氛,

By Roland Zhong

Newsletter

該怎麼做才能讓人想來玩?以《燕雲十六聲》為例,探討在台行銷策略

在前一篇《燕雲十六聲》體驗報告中,我分享了個人遊玩這款遊戲的感想。在持續遊玩的過程中,我意識到《燕雲十六聲》有一項極為突出的差異化設計,那就是「不肝」的遊戲體驗。相較於其他服務型遊戲,這項設計是最大的賣點。因此,我希望藉由本文,深入探討《燕雲十六聲》若日後推出台服,應如何規劃行銷策略? 一、武\仙俠情懷:台灣遊戲市場的潛力 《仙劍奇俠傳》、《金庸群俠傳》、《軒轅劍》、《幻想三國志》、《天地劫》等經典武俠遊戲皆出自台灣遊戲公司之手,塑造了一代人的遊戲記憶。因此,台灣玩家對於武\仙俠遊戲的接受度和關注度一直較高,存在許多充滿情懷、期待再次體驗精良的武\仙俠遊戲的玩家。《活俠傳》雖非大製作,但仍憑藉獨特魅力,讓玩家重拾「武俠夢」。去年底,網易《逆水寒》手遊版在台上市,亦受到玩家期待,至今維持不錯的熱度。 《燕雲十六聲》作為近年首款在畫面及遊戲內容上堪稱大製作的武俠開放世界遊戲,我個人判斷其在台灣具備極高的市場發展潛力。

By Roland Zhong

Newsletter

《燕雲十六聲》體驗報告

前言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探討了哪些玩家會對《燕雲十六聲》感興趣。而從 12 月 27 日至今,我便以「喜歡在武俠世界裡趴趴走,享受自由冒險的玩家」這個視角,實際遊玩了這款遊戲,以下就來分享我的體驗心得。 劇情及引導體驗 目前我的主線劇情剛推進到第一章「清河篇」(整體時長約 5-6 小時),「開封篇」才剛起頭。以下就以第一章的體驗來說明。 第一章主線的劇情結構大致如下: * 啟:一位名叫江無浪的俠客懷抱嬰兒(玩家)躲避追捕。在與首領一戰後,他成功突圍,來到名為神仙渡的地方,與寒香尋(後續的主線 NPC)一同將嬰兒(玩家)撫養長大。 * 承:玩家長大後嚮往江湖,希望能找到離家已久的江無浪,但寒香尋不允許。此時,神仙渡來了一位特殊的女子。玩家在接待完這位女子後,想方設法偷跑出去闖蕩江湖,過程中結識了一位名為「死人刀」的俠客,

By Roland Zhong

Newsletter

誰會想玩《燕雲十六聲》?

對於每個遊戲開發者來說,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大概就是:「這個遊戲是給誰玩的?」乍看之下是個簡單的問題,但要準確回答卻不容易。 最近公測的燕雲十六聲 看看最近備受關注的《燕雲十六聲》,這款遊戲在過往測試階段就面臨了一個明顯的玩家定位問題。 「到底是單人遊戲還是多人遊戲?」這是大多數玩過測試的玩家最常提出的疑問,同時也是製作團隊直到公測之前都在尋找解答的問題。遊戲一方面有精心製作的單機劇情模式,另一方面也投入大量資源開發多人社交系統,不論是小遊戲亦或是多人副本,有玩過測試的玩家都能在官方設定的流程中進入多人模式去體驗。但這樣設計的結果是兩邊的核心玩家都沒有得到完整的體驗 — — 喜歡劇情的玩家覺得內容太短,想要多人的玩家又嫌多人內容不夠豐富,並且玩家在遊玩過程中都會一直有什麼時候用單人玩,什麼時候用多人玩的疑問出現,而導致不能合理掌控自己的遊玩進程。 這個案例點出了一個關鍵問題:當遊戲定位不夠明確,試圖滿足多個玩家群體的需求時,反而可能導致各個面向都不夠突出,最終難以留住任何一群核心玩家,不過燕雲也才剛公測幾天,我也還在體驗遊戲內容,所以尚無法定論燕雲的公測內容是否有很好的解決上述問

By Roland Zhong

Newsletter

《黑神話:悟空》TGA之行:中國遊戲在全球舞台的機遇與挑戰

前言 一年一度的遊戲界盛事 — — The Game Awards(TGA)於上週圓滿落幕。這場被譽為「遊戲界奧斯卡」的頒獎典禮,不僅是對過去一年傑出遊戲的肯定,更是遊戲產業未來趨勢的重要指標。今年的 TGA 幾家歡樂幾家愁,其中,《黑神話:悟空》的表現尤其受到矚目。這款備受期待的國產 3A 大作,在頒獎前曾被視為年度最佳遊戲的有力競爭者,最終僅獲得「最佳動作遊戲」及「玩家之聲」兩個獎項,與年度最佳失之交臂。本文將藉由《黑神話:悟空》在 TGA 的表現,探討其所面臨的挑戰,並進一步分析中國遊戲產業在全球市場的現況與未來發展。 The Game Awards(TGA)簡介 在進入正題前,先簡要介紹一下 TGA。The Game Awards 旨在表彰過去一年在電子遊戲產業中表現卓越的遊戲作品,其評審團由全球多家知名遊戲媒體的編輯組成,

By Roland Zhong